关于撒哈拉和塔克拉玛干的对话

一望无垠的瀚海、人迹罕至的禁区……提到沙漠,人们总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前夕,一群来自撒哈拉沙漠周边的非洲朋友,深入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两大沙漠见证了中非哪些合作成果?请和新华社记者一起开启“治沙之旅”——

近日,来自中国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科研人员相聚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市,参加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共同研究如何在撒哈拉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效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3月1日在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辣椒产业园育苗大棚拍摄的辣椒苗。当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干旱少雨、土地高盐碱化。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论坛结束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的几十名学员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实地研学。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在尔语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中国科研人员在这里研究防沙治沙技术已超过60年,建起的一片片“希望之洲”鼓舞人心。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已实施20年,攻克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经济型防沙屏障建设等技术难题。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已建成,总长超1200公里。参加培训班的外国朋友正是沿着其中一条公路深入沙漠腹地。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齐纳布·博拉饶有兴趣地参观并同中国同行交流。他曾在中国留学,目前担任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灌溉与畜牧发展局牧民生计研究与分析处主任,是非中绿色合作的亲历者。他认为,中国有很多好的技术和做法,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沙漠和半沙漠约占埃塞俄比亚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当地人对非中绿色合作有目共睹,对前景充满期待。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居民谭德塞·阿博耶告诉新华社记者,受荒漠化影响,当地作物歉收等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样的现状下,埃塞俄比亚同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尤其值得称赞。“我希望两国合作不断推进,造福埃塞俄比亚全国。”他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