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将由各族人民共同开拓

作者: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励轩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在座谈会上就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进行了全面阐述。在习的重要讲话中,我注意到他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的新变化,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讲话中的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在精神层面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往的几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加强共同认同也被列为治藏方略之一,比如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了“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意识”的要求,而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习把“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更具体化为“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次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习不仅把加强共同认同凝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即“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最为直观的。如今,当游客前往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旅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之好足以颠覆我们对西部地区的传统认知。以四川省涉藏州县为例,由于“三通”工程的实施,几乎每个乡都修了柏油路、每个村都通了水泥路或机耕道。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几十年来在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巨大的投入。我和一些学者在涉藏州县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常常会感慨,党和国家的涉藏工作取得了很多巨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应该是打通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这在中国来说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即使放在当今世界的横向比较来看,也是极其少见的。

打通西藏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应该注重打通人心方面的“最后一公里”。毕竟吃饱穿暖只是人比较浅层、基础的需求,而精神层面的认同则是更为深层、根本的东西。在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文件中出现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党中央在不断强调西藏工作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特别是加强共同认同的工作。习高瞻远瞩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在具体怎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习也给我们提出了具体方式和方法。如果再回过头看一看历届人在相关问题上的主张,我们会发现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等,深刻揭示了为实现铸牢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相互尊重、理解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各族人民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必要性。

今年8月,我到四川省涉藏州县考察少数民族与中国革命,在那里看到听到了很多藏族人民支援、帮助红军战士的故事。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有一段是经过四川省涉藏州县的。当时,不仅红军身后有和四川军阀的追兵,而且红军战士们长时间处于缺衣少粮的状态,那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正是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当地藏族人民出人力、出物资,有力支援了红军,帮助中央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在延续中国革命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可以说,中国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跟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分不开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牢记,只有人们打心底里认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将由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才是可能的。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